民航運輸機場基礎知識
**節 機場分類和機場等級劃分
一、機場分類
1.按機場用途劃分
分為軍用機場、民用機場和軍民合用機場。
2.按機場投資主體劃分
民用機場還可分為地方機場與國家機場。
3.按航線性質劃分
機場可分為國際航線機場(國際機場)和國內航線機場。
4.按服務航線和規模劃分
機場可分為樞紐機場、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
5.按旅客乘機目的地劃分
機場可分為始發或終點機場、經停機場和中轉機場。
6.備降機場
備降機場為保證飛行安全、在飛行計劃中事先規定的降落機場。
7.按機場所在城市的性質、地位劃分
機場可分為I類機場、Ⅱ類機場、皿類機場和IV類機場。
8.按照客流量劃分的機場
二、機場等級劃分
飛行區等級指標I:根據機場飛行區使用的最大飛機的基準飛行場地長度,分為1、2、3、4四個等級。
飛行區等級指標Ⅱ:根據機場飛行區使用的最大飛機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輪外側間的距離,從小到大分為A、B、C、D、E五個等級。
按跑道導航設施等級劃分
機場等級按跑道導航設施等級劃分,可分為非儀表跑道和儀表跑道。
按機場救援和消防級別劃分
為保障機場的救援和消防,必須要有足夠的手段,包括必要的器材設備、車輛和設施等。
第二節 機場功能區劃分
一、空域
空域是受機場當局控制的區域。包括飛行區、停機坪及相鄰地區和建筑物,進入該區受控制。另外還有受機場塔臺控制指揮的空間,包括等待空區、進近凈空區等。
二、陸域
(一)飛行區
飛行區是供飛機活動,如起飛、降落、地勤服務、加油、維修、裝載和卸載等的陸域,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等待區域及有關服務設施等。
(二)服務區(航站區及地面交通系統)
服務區系為旅客、貨物、郵件運輸的服務及為飛行技術服務的設施,包括候機樓、停機坪、停車場以及指揮塔臺、通信臺站等。除了以上這三大區域之外,還有許多配套設施和保障單位。例如,航油庫、航管樓、醫院、賓館、商場、餐飲、消防和公安派出所等。
第三節 機場空域及其管理
一、機場凈空區
機場凈空區是指根據航空器的類型及機場助航設施的性能,通過對機場及其附近一定范圍內規定的幾種障礙物限制面來限制機場周圍及附近的高地、鐵塔、架空線和建筑物等物體的高度,以保障航空器起降安全的一定區域。
二、機場使用最低標準
機場最低使用標準分為著陸最低標準、起飛最低標準和備降最低標準。
機場使用最低標準是對飛機起飛、著陸等飛行最關鍵的時刻所規定的最低安全保障。
三、飛行區及其功能
跑道
(一)跑道的要求
跑道必須有足夠的長度、寬度、強度、粗糙度、平整度以及規定的坡度。
(二)跑道的形式
跑道的基本形式可以是平行、交叉或開口V形。
(三)跑道方位和跑道編號
1.跑道方位
跑道方向跟常年最多風向有關。
2.跑道編號
(1) 跑道號按跑道方向編。
(2) 跑道號都是兩位數,如果**位沒有數,就用0來表示。
(3) 如果機場有兩條或以上方向相同的跑道,它們便會在數字之后加以“L”,“C”,“R”來區別,分別代表左(Left)、中(Center)和右( Right)。
(四) 跑道附屬區域
1.跑道道肩
跑道道肩是在跑道縱向側邊和相接的土地之間一段隔離的地段。跑道道肩一般每側寬度為1.5m。
2.跑道安全帶
(1)側安全帶
側安全帶是由跑道中心線向外延伸一定距離的區域,對于大型機場,這個距離應不小于150m。
(2)道端安全帶
道端安全帶是由跑道端至少向外延伸60 m的區域。
二、滑行道
滑行道的作用是連接飛行區各個部分的飛機運行通路?;械赖膶挾扔蓹C場使用的最大飛機的輪距寬度決定,要保證飛機在滑行道中心線上滑行時,它的
主起落輪的外側距滑行道邊線不少于1.5~4.5 m。
三、機坪
機坪是飛機停放和旅客登機下機的地方,也可以分為停機坪和登機坪。停機坪上設有供飛機停放而劃定的位置,簡稱機位。登機坪緊鄰候機樓,始發飛機在這里完成它出發前的各種準備工作;中途經停的飛機要在此處接待上下旅客、裝卸貨物、添加燃油及接受各種補給和服務工作。
第五節 候機樓區和機場塔臺
一、候機樓區
(一)機場離港系統
機場離港系統位于出港廳,包含值機、配載平衡和航班數據控制,由機場或航空公司地面服務人員為旅客辦理購票、換登機牌、托運行李,計算載量、制作配載平衡表、通知旅客登機和更新信息系統。
(二)安全檢查
機場安檢最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就是確定旅客的身份。通過安檢時,首先需要向工作人員出示登機牌、有效證件和飛機票。
禁止攜帶的物品主要包括:
(1) 爆炸物:爆竹、彈藥、煙花、火柴、火藥和信號彈。
(2) 武器:槍支、劍、胡椒粉噴灑器、梅斯毒氣、武術用武器和具有任何長度刀刃的刀具。
(3) 加壓式容器:發膠、氧氣罐、丙烷罐、噴漆和驅蟲劑。
(4) 家用物品:可燃液體、溶劑、漂白劑、水處理劑和可燃香水(容積大于453.6 ml)。
(5) 毒藥:殺蟲劑、農藥、滅鼠藥、砒霜和氰化物。
(6) 腐蝕劑:汽車電池、酸、堿、下水道清潔劑和水銀。
(三)候機及登機
1.前列式
前列式候機樓是沿候機樓前沿布置登機口和機位。
2.廊道式
廊道式候機樓是有候機樓的主樓朝停機坪的方向伸出一條或幾條廊道,沿廊道的兩側布置機位,對正每一機位設登機口。
3.衛星式
衛星式候機樓是在主樓之外建立一些登機廳,用廊道與主樓連接,登機廳周圍布置機位,設相應的登機口。
4.綜合式
綜合式候機樓是采用上述三種或其中兩種形式而建造的候機樓。
(四)回港
機場設有到達廳,在航班回港后,旅客在到達廳領取交運的行李或到中轉服務柜臺辦理中轉手續。
二、機場塔臺
機場或航空港內指揮飛機滑行、起飛、著陸和實行空中交通管制的設施,又稱管制塔臺或指揮塔臺。飛行指揮(管制)人員在塔臺頂層工作。
塔臺對飛機活動的指揮主要有三個方面:
(1)引導飛機起飛和管理距機場一定距離范圍內的飛行活動;
(2)引導飛機進場著陸;
(3)指揮飛機在地面上的滑行。
第六節 機場地面保障
一、機場安全保衛
機場的地面保衛措施包括:在機場周圍設立隔離帶、欄桿等防止閑雜人等進入機場防護地帶;在機場的各關鍵出入口設置警衛,派武裝警衛嚴加把守貨物;閉路監視裝置對各處的人員活動實行24 h的監控,護衛隊24h不間斷巡邏。
二、機場附屬設施
有公安派出所、餐飲及其他服務。航空公司售票、問訊柜臺;保險公司柜臺;換登機牌、交運行李柜臺;安全檢查、出入境管理、海關檢查、衛生檢疫等柜臺;有線廣播設備;進出港班動態顯示裝置和旅客登機設施(如登機口、旅客集中休息廳、登機橋、自動客梯和升降登機車)。
三、機場導航設施
(一)機場導航設備
機場導航設備分為非精密進近設備和精密進近設備。使用全向信標(VOR)、無方向信標(NDB)等無下滑引導的儀表進近為非精密進近,非精密進近著陸最低標準,包括最低下降高和跑道視程(或能見度)兩個因素。
(二)目視助航設施
1.地面燈光助航
(1)助航燈的組成
①機場燈標
②進近燈光系統
進近燈光系統由進近中線燈、進近橫排燈、進近旁線燈、目視進近坡度指示燈和進近燈標組成。
③目視下滑角度指示系統
④著陸區燈光
由跑道邊線燈、跑道入口燈、跑道端線燈、跑道中線燈和跑道接地地帶燈組成。
⑤跑道燈光系統
由進近燈光、跑道入口燈光、接地區燈光、跑道中心線、邊線燈光、滑行道中心線和邊線燈光等組成。
⑥滑行道燈光系統由滑行道中線、燈滑行道邊線燈組成。
⑦ 障礙燈。
(2)標志
機場標志包括在跑道和飛機活動地區道面上標出的鮮明的白色或黃色線條、字碼和符號。
(3)標志物
利用不同形狀和涂色以傳達信息的設施,有照明和不照明的,有帶文字符號和不帶文字符號的。
第七節 我國機場發展趨勢
一、國外和港澳地區機場特點
(一)美國機場管理模式
1、機場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標明確
2、經營管理精簡高效
3、機場運行標準實際且注重實效
(二)香港國際機場特許經營管理模式
1.機場貨站特許經營
2.飛機燃油供應系統特許經營
3.航空配餐服務特許經營
4.地勤服務
5.機場貨運代理中心和商務飛行管理中心
6.商業經營項目
(三)澳門國際機場的管理模式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具有濃厚的政府色彩。澳門機場始終堅持“只做自己最在行的事”這一原則,在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授權機場管理有限公司(ADA)對澳門機場進行日常經營管理后,由ADA對各項機場業務的專業公司進行管理,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授予各專業公司相應的經營權。
二、當前我國機場模式
1、中國民航局和地區管理局直接管理
2、地方政府管理
3、中央和地方實行股份制管理
三、我國機場未來發展趨勢
1.建設現代機場
行李用傳送帶輸送,計算機分揀,可以使機場工作人員從手工分揀中解脫出來,一是減輕了勞動強度,二是加快了工作速度,三是減少了行李運輸錯誤的投訴。
2.建設收益性機場
在現代運營收入模式下,由租金收入與特許權收入組成的非航空業務收入在機場總收入中占有較大的比例。
3.我國機場發展前景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機場總量已經初具規模,密度逐漸加大,服務能力逐步提高,現代化程度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等樞紐機場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慶、沈陽、烏魯木齊、深圳、哈爾濱、武漢、南京、杭州、大連和廈門等省會或重點城市機場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線機場相配合的基本格局。